找到相关内容720篇,用时5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坛经》中的不二思想及其在慧能禅法中的意义

    自我与自我所面对的客观世界,帮助人们破除“我执”、“法执”,以了悟诸法的真理。  阴,也作“蕴”,积聚、类别的意思。阴有阴,即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之者。阴乃是佛教对一切有为法所作的分类。此阴又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含义。狭义是指现实之人的代称;广义则是指一切物质世界()与精神世界(受、想、行、识)的总和,是佛教全部教义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。在佛教中,阴被认为是为“愚于心所者”和“利根者”所说之...

    法 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2663986.html
  • 王夫之辩证法体系探索(2)

    (《内篇》)。就是说,所谓“无”,仅是相对于“有”而言,“无我者,于我言无我尔”(同上)。所谓龟毛兔角之“无”,实际上是相对于犬毛麋角而言。言声色味嗅也是这样:“目所未见,非也;逮其有色,则色昭著信也。未有色者之有色耳”,“未有声者之有声矣”(《礼记章句·中庸》),非无声无色也!声色本相对而言,相形而著,“形其形而无形者宣,而无色者显”(《诗广传》卷四)。  王夫之还把这种“有无”相对待...

    赖永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4964011.html
  • 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——唐代僧诗中的文字观

    八O六)心似秋月皎洁,显示出寒山证道的境界,这已非一般俗物、俗言可比伦,只有诗才能无形无象的显示出来。皎然《南池杂咏》水月一诗中也显现出这种禅寂的境界,其诗云:“夜夜池上观,禅身坐月边。虚可取,...》指出了文字的多元样态,如言说、章句、音声、譬喻、偈颂等等,而这一切皆非道的实相,诸佛菩萨藉文字传道,然而并不由文字来现道。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卷O九更认为执文字宣说书写是为“魔事”:  若住大乘善...

    萧丽华 吴静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15864081.html
  •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(1)

      和上远自莲宫亲缄贝叶。敷演玄教利济苍生。翻译既成。天人合会。朗三秋之霁景。开之祥云。阐扬真乘。符契妙理。顷因指喻早结师资。睹此感通弥深顶敬  赠金刚三藏开府及号 制一首  敕不空三藏和尚。故...使吴游岩至奉宣 圣旨。以不空本院今日设齐。特赐名香。兼降 天使。鸿私由被。欣跃难名。不空诚欢诚喜。不空托荫法流。思弘密教。孤游万里。遍学五天。凝想十方觐华藏之诸佛。专精部穷柰苑之真言。每布字观心投身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5764309.html
  •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(2)

    文殊呈瑞相于金阁。万乘修崇。或翻密严护国之梵文。云飞。或译虚空库藏之贝偈。雾拥千僧。大师衔 命而陟彼清凉。承恩而旋归 帝邑。凡诸应验。差难备陈。方悟夫虚空之花体无生灭。真如之用岂有去来。前后奉 诏所...行化。然一朝供奉为三代帝师。人主尽授瑜伽密传法契。爰自今圣弘教。最深十八会瑜伽尽皆建立。三十七圣众一一修行。每入道场。依时念诵。九重万乘恒观智之心。阙庭百寮尽持三密之印。吾当代灌顶三十余年。入坛授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5864310.html
  • 佛道关于生死、形神问题的争论

    和怎样看待“气”相联系的。早在春秋时期,就有思想家提出“气”对人的身体的影响问题,《左传》昭公元年有医和论六气的记载。《《春秋左氏正义》卷四十一:“天有六气,降生·五味,发为,徵为声,淫生六疾。...行善恶皆有报应。故所贵行善修道,以炼养精神而不已,以至无为,而得为佛也。”盖佛教以人生为一大苦海,有所谓“人生八苦”(“人生八苦”为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受别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、阴盛)。或简称“八苦”,其...

    汤一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2864380.html
  • 佛道之争——谈“佛在道先”之由来(上)

    履水隐形等术,皆不复验。而佛舍利光明,直上空中,旋环如盖,遍覆大众,映蔽日轮。迦叶摩腾以神足通于空中飞行坐卧,神化自在,天雨宝华,及奏众乐。时众咸喜,得未曾有,宫女及诸臣民归依佛教者甚多,有的道士也...例外,他也以中国传统信仰的理念来理解佛教,认为佛教与我国的儒、道一致。牟子曾说:“佛者,谧号也,犹名三皇神,帚圣也。佛乃道德之元祖,神明之宗绪。二《理惑论》)他并指出佛、儒、道的各自功用,他说:“...

    道 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2964381.html
  • 周叔迦:佛说灌佛经疏

    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为。初,青色为解脱,所谓大空,具一切,而不为一切所染污故。二、赤色为慧,谓一切如来自然净慧光明,利益恒沙无边福德聚,威德自在如大火聚故。三、白色为定,谓一切如来三摩地智定水...难得”?就同体中,一切有情性上,本有恒沙德用,不相乖违,一味清净。又复性相无碍,一人一切,一切入一,交涉参入,凡圣同然,此僧宝也。同体虽具,三恶道中不能兴起观行,是故无有住持无相二种三宝;无色界不可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21764627.html
  • 关于经律异相之二续

    相追悲鸣。百官臣民,皆言:“天人来下,国必保安。”到王宫门,自然开辟。五百侍从,入宫下车。宫中自然生之光,殿上晃耀,内外照明。入殿拜王,王见惊悚,不知,下座答之。大夫人朝王,百拜,跪如流水。自跪自...去。有事,知不得溪乱众僧:一者,如来目前,如来威神不舍本誓故。二者,如来般泥洹后,设有人言:“我今成佛,逮最正觉”,应当问之:“释迦文佛在时,汝为所在。”三者,未曾有恶时。四者,比丘不竞利养。者,...

    陈祚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41164745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学通论(3)

    ()无为法六  谓虚空、择灭、非择灭、不动、想受灭、真如。  1、虚空  相当于空间,它是遍一切处,无边中的。它能容受诸色,不障一切,而又为之所显。于无色处虚空现故。虽是无色所显,但不降空...第七节本末假实  上来所述的三科和位百法,即是佛法上所认为有情世间和器世间的根本法。便由这些最根本的心心所等诸法,聚集相续,组合组织,相引相生,而建立了有情世间和器世间及其中的一切山川海陆金石草木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564813.html